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和病理】

本病可由多种不同的病毒引起发病,故发病机制复杂。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首先侵入口腔粘膜和鼻粘膜,在上皮组织中大量增殖后进入血循环(第一次病毒血症),经血流累及腮腺及一些组织,并在其中增殖。柯萨奇病毒自鼻咽、口腔入侵至呼吸道及消化道局部粘膜,在粘膜上皮细胞以及咽部或肠壁淋巴组织居留和增殖,可由此从口咽分泌物或粪便中排出,并可由原发病灶经淋巴通道扩散至局部淋巴结,或进入血循环产生病毒血症,到达全身各器官,在中枢神经系统、皮肤粘膜。柯萨奇病毒病理变化因受损器官不同而异,腮腺病理变化与流行性腮腺炎相似。这些改变与艾滋病 ......

——《人类病毒性疾病》
书名:《人类病毒性疾病》
栏目:人类病毒性疾病 > 下篇 重要脏器、系统病毒性疾病 > 第三十八章 消化系统病毒性感染 > 第三节 病毒性涎腺炎
作者:刘克洲 陈智
参编:王季午,马亦林,干梦九,任红,庄辉
页码:949-95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