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临床研究肠屏障功能有近十年的历史(德国和荷兰的少数单位),他们采用了解肠粘膜通透性判断病人的肠屏障功能。我们从1992年开始肠粘膜通透性的动物研究,应用乳果糖和甘露醇研究肠粘膜通透性变化。1996年开始的临床研究,发现大手术6天后病人中,60%的肠粘膜通透性升高。当肠道发生急性缺血时,局部细菌大量繁殖,破坏肠粘膜生物屏障,由于肠缺血导致肠粘膜绒毛顶端上皮脱落,细胞旁路径增加而导致肠粘膜通透性增加。此时肠道中细菌产生的大量D‐乳酸透过受损的肠粘膜经循环进入血液,故检测血液中D‐乳酸水平即可及时反映肠粘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