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第三节 介入器械

一般用血流导向微导管,如Magic1.5F,1.8F或1.2F,其特点是微导管分三段,自近至远逐渐变细变软,在支撑导丝支撑下,其头端出导引导管后需拔出支撑导丝,然后依靠血流的冲击漂向靶位。Magic系列微导管是目前能到达血管级别最高,损伤最小的一类微导管。若微导管无法到达靶血管,可借用0.007inch的微导丝支撑,但微导丝不能超出微导管的头端,以免损伤细小的脑血管。若动静脉畸形团内有明显的瘘口,可用高浓度的NBCA胶,此时往往需加用钽粉作为显影剂,也可用弹簧圈先栓塞瘘口以减低血流速度,然后再用NBCA胶 ......

——《中华影像医学.介入放射学卷》
书名:《中华影像医学.介入放射学卷》
栏目:中华影像医学.介入放射学卷 > 第二篇 中枢神经系统 > 第四章 脑动静脉畸形
作者:贺能树 吴恩惠
参编:吴恩惠,贺能树,李麟荪,田建明,张兆琪
页码:126-12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