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第二节 干扰素及其抗病毒作用机制

干扰素( interferon , IFN )是1957年英国和瑞士科学家在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研究流感干扰现象时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并根据其可干扰病毒的复制而命名。自1976年Greenberg报道用人白细胞IFN治疗4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使2例HBeAg转阴后,其抗病毒作用一直备受关注。而且,某些类型的IFN能有效减少曾一度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新种类在人类呼吸道上皮细胞环境中的复制,从而可以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疑似感染者提供可能的治疗选择。针对布尼亚病毒, MxA可以识别病毒的核 ......

——《微生物耐药的基础与临床》
书名:《微生物耐药的基础与临床》
栏目:微生物耐药的基础与临床 > 第四篇 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的耐药机制及检测方法 > 第二十四章 抗病毒药物及其抗病毒机制
作者:张卓然 张凤民 夏梦岩
参编:王镇山,付英梅,刘克辛,孙文长,王 丽
页码:468-471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4-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