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hranzadeh等人于1981年首次提出骨水泥型髋臼假体的骨水泥壳与骨界面间透亮线大于2mm提示髋臼假体松动,但在翻修术中发现有些髋臼假体并未发生松动。为了更客观细致地评估髋臼假体骨水泥固定的状态以及与临床实际固定状态之间的关系,Hodgkinson等人于1988年描述了他们的评价方法,除将骨水泥壳与骨界面间没有透亮线认定为稳固固定即零型外,又将影像学松动的征象详细分为四型。分型越高,髋臼假体临床松动的可能性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