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首先作为家畜用驱虫药使用,1982年首次用于临床治疗人类的蠕虫病。阿苯达唑为高效低毒的广谱驱虫药。在体内代谢为亚砜类或砜类后,抑制寄生虫对葡萄糖的吸收,导致虫体糖原耗竭,或抑制延胡索酸还原酶系统,阻碍A TP的产生,使寄生虫无法存活和繁殖。国内对1994年至2004年阿苯达唑不良反应的文献统计显示:阿苯达唑致急性肝损害,多见再次服药后短时间内出现发热、乏力、纳差、茶色尿,随即出现皮肤、巩膜黄染,AST、AL T、ALP升高,停药后恢复正常。阿苯达唑主要经肝脏CYP450代谢,CYP450对阿苯达唑的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