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预防、预后]普鲁卡因胺(Procainamide)*

本品通过抑制心肌细胞的Na +通道,减慢Na +内流,降低动作电位0相最大上升速率,减慢传导,延长有效不应期等。普鲁卡因胺偶可引起肝损害,发生黄疸和肝功能异常,肉芽肿性肝炎是其特征性改变。普鲁卡因胺所致的肝损害主要表现有转氨酶升高和淤胆性表现(ALP升高),肝活检后可见到肉芽肿。 ......

——《药源性肝肾损害及其防治对策》
书名:《药源性肝肾损害及其防治对策》
栏目:药源性肝肾损害及其防治对策 > 上篇 药源性肝损害及其防治对策 > 第十章 主要作用于循环系统药物引起的药源性肝损害及其防治对策 > 第一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
作者:侯连兵 周静
参编:王成蹊,陈宜鸿,卞俊,苑振亭,马云
页码:143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