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三、易栓症中的应用

易栓症(thrombophilia)是在1965年Egeberg报道遗传性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缺陷症时提出的,意为有血栓形成倾向。血栓形成常常是基因因素和获得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衰老、卧床、手术、妊娠、雌性激素、恶性肿瘤和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这些获得性因素在易栓症的发病上也有重要意义。AT活性常用发色底物法测定,检测原理是肝素存在下向稀释血浆中加入过量凝血酶,未被AT结合的剩余凝血酶作用于显色底物而使标本显色,AT活性越低,其显色越明显。现已提出的几种解释:①凝固性增高,这是由于 ......

——《实用医学分析技术与应用》
书名:《实用医学分析技术与应用》
栏目:实用医学分析技术与应用 > 第九章 血栓与止血分析技术 > 第九节 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黄文方 刘 华
参编:杨明清,张朝明,唐中,刘湘君,丁显平
页码:591-59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