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对睡眠障碍、激越和攻击性行为的疗效较快,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起效次之,约需2~6周,阴性症状的疗效最慢,至少为6~12周以后。2 项大样本多中心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利培酮不同剂量组时,其抗精神病疗效均显著优于安慰剂,多数剂量组的抗精神病疗效优于氟哌啶醇,推荐剂量范围内,EPSs 发生率显著低于氟哌啶醇10mg/d 或20 mg/d。最近1 项对首次发作精神分裂症(不良反应敏感人群)的对照研究发现,利培酮平均剂量达6mg/d 时,急性EPSs 的发生率高达60%,而氟哌啶醇组为83%,利培酮组的EPSs严重程度明显低于氟哌啶醇,且较少合用抗胆碱能药,抗精神病疗效基本相近。Kopala等分别比较利培酮2~4 mg/d 和5~8 mg/d 时治疗首次发作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耐受性,发现低剂量组的PA NSS 量表的3个分量表减分均显著优于氟哌啶醇低剂量组,未发生临床意义的EPSs,也未合用抗胆碱能药,而高剂量组合用抗胆碱能药的病例数明显增加,说明利培酮2~4mg/d 时,对年轻、未接受抗精神病药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明显的优势。Conley 等进行的377例利培酮和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8周双盲对照研究,在试验终末点的疗效、治疗中断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但在8周时,利培酮组的PANSS 阳性症状和焦虑/抑郁因子评分更具优势,EPSs 发生率相近,但体重增加明显多见于奥氮平组。Csernansky 等进行为期1年的利培酮和氟哌啶醇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的疗效研究,采用双盲随机设计,共计397例,结果证实,利培酮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