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二、趋化因子受体

目前已知,所有的趋化因子都是通过与G‐蛋白偶联的七个跨膜受体(7TM)传导信号[ 4 ],这些受体似乎有别于感觉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如视、嗅、听受体)及心血管系统(如β‐肾上腺素受体)及经典的趋化剂如补体成分C5a、白三烯B 4的受体。基于与之相互作用的趋化因子家族,将趋化因子受体分为四个亚型。由于趋化因子受体数量少于配体,趋化因子与趋化因子受体超家族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相应的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的混杂性。一般来说,CXC趋化因子仅与CXC受体结合,一个例外是Duf fy抗原受体(DARC),它是表达于红细胞和内皮细胞上的非信号7个跨膜受体,结合来自CXC和CC亚家族的趋化因子,也是间日疟原虫的受体。

……
——《免疫药理学新论》
书名:《免疫药理学新论》
栏目:免疫药理学新论 > 第四章 趋化因子及其抑制剂的研究动向 > 第一节 趋化因子系统简介
作者:李晓玉等
参编:卞如濂,朱兴族,卞如濂,李晓玉,李俊
页码:90-91
版本:1
出版时间:2004-04-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