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二、内皮细胞功能紊乱

在急性和慢性血管损伤性疾病,如炎症、感染、休克、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肺动脉高压等发病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VEC)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1993年Ross提出内皮功能紊乱(endothelialdysfunction)解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5 ]。致病因素,如内毒素、细胞因子、低密度脂蛋白、血管活性物质、高糖、高胰岛素原、低切应力等等作用于VEC皆可引起其功能紊乱,甚至死亡、脱落。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出现于血管病理形态改变之前,往往是可逆的。我们研究《血管损伤的发病机制及其在常见疾病中的作用》时,在培养的VEC着重研究了致病因素引起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相关的效应因子基因转录及其跨核被膜调障碍。

……
——《药理学进展.2001》
书名:《药理学进展.2001》
栏目:药理学进展.2001 > 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的基因转录及其跨核被膜调控
作者:苏定冯 缪朝玉 王永铭
参编:
页码:80
版本:1
出版时间:2002-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