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七、脊髓化鼠模型

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痛反应不仅受到脊髓以上的高位中枢调控,也受到脊髓的影响,小鼠或大鼠脊髓横断术后,利用光热辐射甩尾等方法产生的伤害性刺激诱导其产生痛反应,此时由于去除了脊髓以上高位中枢的影响,只存在着脊髓对伤害性刺激引起痛反应的调控,因此。称为脊髓化鼠模型。在该模型上,可分析探讨镇痛药是否存在脊髓作用机制。2 ﹒小鼠也可用来制作脊髓化鼠模型,其制作要点为:昆明种小鼠,18~22g,雌雄皆用,麻醉后于胸椎6~8处剪开皮肤分离组织除去椎板,暴露出脊髓后电烧灼破坏或切除1mm脊髓随即缝合皮肤。脊髓化模型是探讨镇痛药中枢作用部位的一个有用模型,在确定药物的中枢镇痛部位时要结合其他中枢给药的方法。

……
——《镇痛药研究方法学》
书名:《镇痛药研究方法学》
栏目:镇痛药研究方法学 > 第三篇 镇痛药的研究方法 > 第二十三章 镇痛作用机制分析实验方法 > 第一节 镇痛药的作用部位分析
作者:洪庚辛
参编:孙瑞元,郑建全,杜冠华,曾雪瑜,聂红
页码:486
版本:1
出版时间:2009-03-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