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试验的装置有了很多改变,如除了圆形的开放域外,还有人设计出四方形的或长方形的区域,灯光照明既有直接在开放域的上面用灯泡照射,也有把灯源放在一个透明的地板下面的,还有的在区域中放一些诸如平台、柱体或通道等物体。动物被放在区域的中心或紧挨着墙,在2~20分内(通常是5分钟)记录下列的行为:水平运动(穿过开放域的地板上标记的线)直立或斜立的频度(也称之为垂直运动);捋毛(grooming),这一模型是基于大鼠在一个新奇环境会自然地接近该领域的边缘地带的特性,称之为趋触性(thigmotaxis),这一特性能保护动物免遭外来者的入侵。这样,大鼠在域的中心部分滞留时间的增加,或在中心部的自发性运动与整个自发性运动的比值的增加,或者进入中心区的潜时(从非中心区进入中心区的潜在时间)缩短都表明抗焦虑的作用。 开放域模型变得非常流行是因为它可以在很多动物种中应用,如小牛、猪、羊、兔子、小母鸡、非洲丛猴、甚至蜜蜂等,实际上这个模型不仅仅能够监测类似焦虑的行为,还可以测量镇静或活动性能。有趣的是,阿普唑仑和阿地唑仑产生了与经典BDZs 受体激动剂非常不同的作用,约有1/3 的研究显示它们表现出抗焦虑作用,1/3 则缺乏此作用,另有1/3甚至诱发焦虑反应。有人解释说,这与其他类型的焦虑障碍的动物模型不同有关,如小鼠防御性测试(模型)模拟的是惊恐发作、自由探索(模型)模拟的是广泛性焦虑、条件化恐惧(模型)模拟的是PTSD,而开放域模型更接近正常焦虑。正常焦虑和病理性焦虑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尽管这类药物在临床上对病理性焦虑有效,但在这个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