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速览]第二节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

苯氧羧酸类(Phenoxyacetic acids)是一种内吸型选择性有机除草剂。1944年美国发现了2,4‐滴的特殊生理活性。我国1956年开始使用本类农药。苯氧羧酸中毒尸解可见肺、肝、脑淤血及肝肾损害。苯氧羧酸类中毒致死量为65~120g。本品被机体吸收后主要是刺激胆碱能系统、减少胰岛素的分泌,抑制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的形成,减少肝、肾、脑及肌肉的耗氧量,降低平滑肌张力,提高骨骼肌张力,严重者可抑制造血系统,并引起肝、肾损害。中度中毒患者出现高热、嗜睡、烦躁不安、肌肉酸痛、关节肿痛、肢端感觉迟钝或麻木、血压下降、呼吸深快、心率增加,腱反射迟钝或消失、短暂性血糖升高及尿糖阳性。但肌无力往往可持续数月。

……
——《实用农药中毒急救》
书名:《实用农药中毒急救》
栏目:实用农药中毒急救 > 第十九章 除草剂中毒
作者:孟昭全 李芳 张春之 王庆标
参编:孟靓靓,张秋生,贾贤凤,单淑香,吴宝川
页码:398-399
版本:1
出版时间:2004-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