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干扰素(IFN)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用于晚期肾癌。1 ﹒基因重组IFN α‐2b不易产生抗干扰素抗体,而IFN α‐2a易产生抗干扰素抗体,从而降低疗效。1 ﹒常见流感样症状,有发热、疲乏、寒战、食欲不振,剂量越高,反应越大,用药时间延长可使反应降低,停药后症状消失。3 ﹒神经系统反应有嗜睡、精神紊乱、定向障碍,高剂量可有严重反应,如幻觉、昏迷、脑电图变化,反应是可逆的,停药后1~2周恢复。日本研究IFN γ治疗肾癌,高剂量组用40 × 106I U/m2,静脉注射,每周连用5天,8周为1个疗程,低剂量组用8~12 × 106I U/m2,皮下或肌内注射,高剂量组30例,有效率20%,低剂量组32例,有效率9.4%,高剂量组疗效好。

……
——《肿瘤合理用药》
书名:《肿瘤合理用药》
栏目:肿瘤合理用药 > 第二十一章 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合理用药 > 第一节 肾 癌 > 二、肾癌的合理用药 > (三)肾癌的生物治疗
作者:安永恒 丁爱萍 梁 军
参编:丁爱萍,于壮,于洪升,王松,王梅
页码:787-788
版本:2
出版时间:2008-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