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一、药源性肝损害的发病机制

电子显微镜下显示CCl4、无机磷及一些重金属盐类化合物可引起直接肝损害,先后影响内质网、线粒体和溶酶体等细胞器。由于粗面内质网的损伤,蛋白质合成受抑制,甘油三酯和脂蛋白结合的过程受阻,致使肝脏脂肪变性。另一方面,CCl4被细胞色素P450分解形成自由基,作用于脂肪酸的双键结构,产生过氧化物,破坏肝细胞的线粒体和溶酶体,导致肝细胞坏死。如异烟肼所致的肝损害主要发生在某些快乙酰化代谢的人群中,而扑热息痛的一部分代谢物与肝内谷胱甘肽结合而解毒,如用量过大,使肝内谷胱甘肽耗竭,其代谢产物与肝细胞的大分子结合,可造成肝细胞坏死。某些降低心肌收缩力药物,可因加重充血性心衰而导致肝静脉淤血而引起肝损害。

……
——《临床用药精要》
书名:《临床用药精要》
栏目:临床用药精要 > 第七章 药源性疾病 > 第一节 药源性肝损害
作者:许树梧
参编:
页码:53-54
版本:1
出版时间:2001-03-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