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的研究设计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化:非选择性药物→选择性药物→多靶点配体药物。新靶点的发现和建立是抗高血压药物发展的基本条件。人们根据新的药物靶点设计出相应的药物,对疾病的某个环节进行干预,期望达到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并尽量减少副作用的发生。过分抑制或激活体内某一生物分子,在干预其本身生物功能的同时,也有可能影响与其相关的生物分子的功能,从而导致副作用。结合能力强的化合物进入体内后,除了与靶分子结合外,还能够与其靶分子结合位点相似的其他非靶分子发生不同程度的结合,从而导致副作用。相关受体结合位点的相似性,以及相似或相同内源性配体与疾病的相关性是进行多靶点配体药物分子设计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