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一、精神病学有关特征

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无论在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期均较可见,但躁狂发作时更为常见,一半以上的躁狂发作可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尽管早发的(21岁以前)精神病性躁狂可能提示疾病较严重,但躁狂发作时情感协调性的精神病性症状可能并不预示着结局差。部分研究发现躁狂发作时情感不协调性的精神病性症状可能预示缓解期短。虽然许多临床医师可能合并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实际上伴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不一定需要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在双相障碍的疾病阶段里抑郁自杀的风险最高,接下来是混合发作以及伴有精神病性症状者,躁狂发作的自杀风险相对较小。

……
——《精神药理学》
书名:《精神药理学》
栏目:精神药理学 > 第四篇 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学 > 第三章 双相障碍的治疗
作者:江开达
参编:黄继忠,方贻儒,李晓白,王刚,王飚
页码:786-787
版本:2
出版时间:2011-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