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速览]【定义与诊断标准】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WHO)。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 H)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3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骨密度降低程度符合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同时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时为严重骨质疏松。

……
——《临床药学理论与实践》
书名:《临床药学理论与实践》
栏目:临床药学理论与实践 > 第二部分 实践篇 > 第十七章 内分泌和代谢疾病用药案例分析
作者:蔡卫民 吕迁洲
参编:吴永佩,李宏建,王育琴,张幸国,屈建
页码:467-468
版本:1
出版时间:2011-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