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1﹒治疗腹水的药物

腹水形成,是肝硬化常见的临床症状,是肝硬化由代偿转为失代偿的重要标志。肝硬化腹水形成的机制见图22‐1。型为初发少量腹水患者,此型患者的血钠> 135mmol/L,尿钠90~50mmol/d,尿钠/尿钾> 2,自由水清除率(CH2O)> 1ml/min,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均正常。药效学:一般选用螺内酯,起始剂量为100mg/d,该药主要作用于肾脏的远端小管和集合管,竞争性抑制醛固酮和该部位的特异性结合,影响K +‐Na +交换而起到排钠保钾的作用。除了呋塞米,袢利尿剂还有托拉塞米,效价比呋塞米高。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呋塞米会造成耳毒性。相互作用:呋塞米与螺内酯合用可以防止低钾血症和代谢性碱中毒。

……
——《临床药学理论与实践》
书名:《临床药学理论与实践》
栏目:临床药学理论与实践 > 第二部分 实践篇 > 第二十二章 消化内科用药案例分析 > 第四节 肝 硬 化 > 【常用药物的分类与特点】
作者:蔡卫民 吕迁洲
参编:吴永佩,李宏建,王育琴,张幸国,屈建
页码:613-614
版本:1
出版时间:2011-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