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Cannon观察到“战斗或逃跑”的应激反应,1936年Selye又描述了“全身适应综合征”,HPA轴和交感肾上腺素系统在这种应激反应中起非常关键的作用。心境障碍的儿茶酚胺假设认为某些类型的抑郁与儿茶酚胺尤其是NE的活性缺乏有关,而躁狂与其活性相对过高有关。临床前期研究发现长期的抗抑郁药治疗能致β受体脱敏,即β受体下调假说所提出的抗抑郁药的疗效通过减少β受体的结合位点来实现。有研究者报道自杀患者尸体脑组织中的海马β受体密度增高,但也有人发现住院抑郁症患者的尸体脑组织中β受体密度降低,且该组患者在抗抑郁药治疗前β受体出现下调。其次,抗抑郁药治疗后临床疗效的出现与β‐肾上腺素能受体下调之间存在一个延迟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