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研究发现多种化合物对实验性心律失常动物模型有效,但临床使用疗效并不理想,动物模型和人类相关疾病有一定差异所致,多因现有的模型均属药物、外科手术、电刺激诱发动物产生心律失常模型,尚缺少与临床患者发病机制更为接近的动物模型。同单纯冠状动脉结扎模型相比,心律失常的发生一定程度上较接近临床上高血脂致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机制,且成模率高,降低实验动物的浪费,为抗心律失常药物筛选提供新的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