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PET、SPECT 等方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人之间进行的对照研究,普遍发现该病患者脑血流从前到后发生阶梯性改变,最严重的损害发生在额叶,左侧大脑半球改变重于右侧。在任务激活状态下进行的额叶功能检查中发现:患者额叶灌流呈轻度减少,在大脑皮质额叶区进行功能活动时,发现了典型额叶功能降低的影像;但在静息状态下的正常人脑影像与患者的脑影像未发现明显差别。目前大多数资料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额叶血流灌注减少不是由于所服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对服用不同剂量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停药前后进行对照研究,未发现与药物有关的结果。一些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基底神经节代谢降低,另一些研究揭示基底神经节功能正常,还有一些研究发现基底神经节血流灌注及代谢增加。许多资料指出精神分裂症患者基底神经节血流灌注及代谢的提高,可能是由于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Vik 等(1991)用11 C‐葡萄糖PET 对20例伴有焦虑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发现,焦虑与左侧大脑半球额叶对顶叶代谢比率成正相关。Suzu ki 等(1993)用123 I‐I MP‐SPECT 测定两例伴有持续性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三例精神分裂样障碍患者的局部脑血流,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幻听可能与左上颞叶区皮质功能过高有关。Kaplan 等(1993)应用18 F‐脱氧葡萄糖PET 对20例未经治疗伴有思维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葡萄糖代谢进行研究,发现思维贫乏与左前额叶及上顶叶皮层代谢减低有关,妄想与左颞叶代谢减低有关,联想障碍与左下顶叶代谢减低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