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病理生理]二、全基因组扫描的连锁研究

近年来大量基于全基因组扫描进行的连锁分析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与1q、5q、6p、8p、22q 等几条染色体关系密切,有较多重复的阳性报道。主要集中于1q21~22、1q31~32、5q21~33、6p21~24、8p21~22、9q21~22、10q21~22、20q11.23~12.1、22q 11~13 和Xq24。其中1q21~22、5q21~22、5q31、6p21.3、22q12~13 和8p22~21位点多次发现阳性结果,是值得关注的阳性染色体位点。全基因组扫描的连锁分析结果表明,这些位点可能存在精神分裂症的致病易患基因。 以上研究都属于基因结构的研究,即在DNA 水平寻找精神分裂症致病易患基因。事实上,环境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中也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强烈环境因素刺激,可导致主基因结构的改变,最终导致基因失去正常功能;而很多微弱的环境刺激,也可以使得微效基因表达改变而影响其功能。因此,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既可能是由于主基因突变,也可能是由于多个微效基因表达改变所致,即基因的RNA 或蛋白质水平发生了异常。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已经进入了基因功能研究的时期。

……
——《精神药理学》
书名:《精神药理学》
栏目:精神药理学 > 第二篇 精神障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 第一章 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生物学 > 第二节 遗 传 学
作者:江开达
参编:江开达,李晓白,司天梅,崔东红,方贻儒
页码:207
版本:1
出版时间:2007-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