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二、疗效的判定及换药

据估计,所有的抗抑郁药在治疗中度至重度抑郁症时,50%~75%患者可产生有效反应,这就意味着尽管给予了足够剂量的治疗,仍有25%~50%患者对药物治疗部分有效或无效。有研究发现,服用氟西汀4周的患者如没有取得至少30%的有效率,则治疗8周的有效率仅提高12%~27%。在一项比较吗氯贝胺和氟西汀的对照研究中亦发现,70%以上的患者在开始治疗的3周症状已有改善,但继续治疗后有效率并没有明显提高。然而,也有证据表明,尤其是老年患者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显示抗抑郁药充分的疗效(要达到12周)。抗抑郁药治疗的早期,为了使某些症状能迅速缓解,如激越和睡眠障碍等,可以考虑加用苯二氮类药物,因为也有证据表明这类药物可以使起效时间缩短。然而,对于其他TCAs、SSRIs 和一些新型抗抑郁药(除文拉法辛外),结果则不一致。由于TDM 的费用较贵,TDM 不应该作为常规检查项目,而只应该用于血药浓度与疗效/副作用之间已建立联系者、或因为药物过量所致的严重副作用者等。这些因素决定了药物的血浆半衰期,血浆半衰期较短的(大约2~10小时)药物有文拉法辛、曲唑酮、反环苯丙胺和吗氯贝胺,血浆半衰期很长的药物如氟西汀为3~15天。

……
——《精神药理学》
书名:《精神药理学》
栏目:精神药理学 > 第四篇 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学 > 第二章 抑郁障碍的治疗 > 第四节 抑郁症急性期的治疗
作者:江开达
参编:江开达,李晓白,司天梅,崔东红,方贻儒
页码:715-716
版本:1
出版时间:2007-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