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生理学]二、神经精神药物的作用靶标

神经病和精神病的药物治疗迄今仅50多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首先发现抗精神病药氯丙嗪,60~70年代发现了抗抑郁症药及抗帕金森病药,80年代发现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胆碱酯酶抑制剂。现有的神经精神药物大多针对突触传递的不同环节,特别是起关键作用的蛋白质,包括神经递质合成酶、降解酶、转运体及受体等(见图4‐。例如,突触可塑性、受体内吞、胞内信号转导、神经营养因子、胶质细胞、神经干细胞等新领域的研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大脑活动的规律和机制,以及在其中起关键作用的生物大分子。药理学家当前的重要任务是及时评价这些大分子是否能成为新的药物作用靶标,以发现具有全新作用机制的神经精神药物。

……
——《神经药理学》
书名:《神经药理学》
栏目:神经药理学 > 上篇 基础理论(总论) > 第四章 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 > 第三节 神经递质的作用方式和神经精神药物的作用靶标
作者:张均田 张庆柱 张永祥
参编:金国章,卢圣栋,池志强,米卫东,孙兰
页码:70-71
版本:1
出版时间:2008-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