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可有发热、纳差、盗汗、消瘦、呕吐、便秘(婴儿可为腹泻)等。约1~2周,因颅内压增高致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嗜睡或烦躁不安、惊厥等。此期可出现脑神经障碍,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瘫痪,其次为动眼神经和外展神经瘫痪。部分患儿出现脑炎体征,如定向障碍、运动障碍和语言障碍。患儿极度消瘦,呈舟状腹。其临床特征有明显脑膜刺激征,颅高压及脑神经障碍突出,但没有脑局灶性症状。脑血管变化明显,可出现脑局灶性症状,如肢体瘫痪或偏瘫,语言障碍,甚至失语,手足徐动或震颤,颅高压或脑积水症状显著。炎症蔓延至脊髓膜或脊髓,除脑及脑膜症状明显外,尚出现脊髓和神经根障碍,如截瘫、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等。

……
——《儿科及药物治疗学》
书名:《儿科及药物治疗学》
栏目:儿科及药物治疗学 > 第二篇 各论 > 第十章 常见感染性疾病与药物治疗 > 第四节 结 核 病 > 四、结核性脑膜炎
作者:汪 翼 韩 波
参编:孙书珍,王学禹,徐济萍,于永慧,王学禹
页码:169-170
版本:1
出版时间:2006-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