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病因学]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 ﹒溶血性疾病伴肝脏损害溶血时血红蛋白的代谢增加,引起高胆红素血症而出现黄疸。过多的胆红素的长期持续排泄,可引起胆囊和胆总管内色素结石的形成。常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症。而在毛细白血病,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等病变中,肝脏受累通常以弥漫性肝窦浸润或汇管区及肝窦混合浸润为特征。4 ﹒多发性骨髓瘤伴肝脏损害肝脏肿大及肝功能异常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肝脏组织学检查发现,多达半数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见弥漫性肝窦区或汇管区浸润。另外有10%~35%的严重肝脏浸润患者可出现门脉高压,表现为腹水和食管静脉曲张。

……
——《肝脏疾病合理用药》
书名:《肝脏疾病合理用药》
栏目:肝脏疾病合理用药 > 第二篇 肝脏疾病用药各论 > 第十五章 其他疾病伴肝脏损害的合理用药
作者:宣世英 王少华 孙 樱
参编:陆伦根,田字彬,张媛媛,王少华,边城
页码:400-401
版本:1
出版时间:2008-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