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八、传统电抽搐治疗

不使用静脉麻醉剂和肌肉松弛剂,其治疗过程如下: 1﹒患者卧于床上,在枕部下垫一个小沙袋,便于固定患者的枕部;两个助手分别站于患者的两侧,保护患者的肩、肘、髋、膝等关节,防止抽搐过程中出现关节脱位和肌肉拉伤; 2﹒用75%的酒精擦拭需放置电极的部位皮肤,起脱脂作用; 3﹒用包裹纱布的橡皮牙垫置于患者的两侧牙齿间,并让患者咬住; 4﹒施术者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固定牙垫,其余的手指和手掌托患者的下颌以防牙齿的损害、唇舌的咬伤及下额脱位; 5﹒施术者将电极板紧紧的固定在头部电极放置部位; 6﹒直流电治疗机电流量为80~110mA,通电时间为1~3秒。原则上采用引起抽搐发作的最低电量,首次治疗应从低量开始,以后根据上次的治疗情况进行调整; 7﹒给予通电治疗。通电后,即出现类似癫痫强直‐阵挛发作的现象(强直期、阵挛期、意识蒙 期及意识恢复期)。强直期一般持续10秒左右,患者意识完全丧失,呼吸停止,全身肌肉处于持续收缩状态。患者可出现反张,由于咽喉部肌肉收缩,可发出尖叫,由于颌面部肌肉收缩,会出现先张口后突然闭嘴,如保护不当会导致患者的口唇舌的咬伤。阵挛期一般持续30~50秒,出现全身肌肉的大幅度震颤和抽搐,此时应注意保护患者的各主要关节,防止强烈的肌肉收缩导致的关节脱位。抽搐完全停止,表现结膜充血,有水平眼震和垂直眼震,有的患者可出现兴奋躁动。传统的电抽搐治疗中如电量掌握不当,患者的意识丧失不全,可使患者产生极度的不适或恐惧感,目前传统的电抽搐治疗已被改良的电抽搐治疗逐渐取代。

……
——《精神药理学》
书名:《精神药理学》
栏目:精神药理学 > 第三篇 精神药物的分类和药理学原理 > 第七章 电抽搐治疗 > 第四节 电抽搐治疗的方法
作者:江开达
参编:江开达,李晓白,司天梅,崔东红,方贻儒
页码:658
版本:1
出版时间:2007-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