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和病理】

致病菌进入血液循环后是否能引起败血症,与细菌的致病力、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及治疗措施有关。少量细菌进入血液循环是相当常见的现象,拔牙、导尿、直肠或乙状结肠检查等后均可出现这一现象,甚至在重力刷牙时也可发生。但在健康人中不足为害,当人体的免疫功能正常时,细菌迅速地被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吞噬而清除,一般没有明显的毒血症表现。只有当人体抵抗力和防御功能因各种原因(长期慢性疾病、免疫抑制药物应用等)而下降时,或侵入的细菌毒力强、数量多,则细菌可在血液中生长繁殖而产生败血症。严重败血症发展为休克、DI C、脏器功能衰竭时,则出现相应的病理改变。

……
——《临床抗感染药物治疗学》
书名:《临床抗感染药物治疗学》
栏目:临床抗感染药物治疗学 > 下 篇 > 第二十章 临床常见感染性疾病特点与抗菌药物治疗 > 第六节 败血症抗菌药物治疗
作者:王 睿
参编:牟善初,朱元珏,陈良安,郭代红,刘又宁
页码:1065-1067
版本:1
出版时间:2005-1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