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948 臭梧桐、#莶草临床如何区别运用?

臭梧桐来源于马鞭草科,莶草来源于菊科,二者味苦辛,性寒凉,均入肝经,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的作用,对于感受风湿之邪或内湿兼外邪传于四肢脉络,气血阻滞而发生的痹痛,腰膝酸痛,两足酸软,步履艰难或两手牵拉抬举不利及湿疹等症,二药常相须而用,如%桐丸。本品又可治疗疔疮肿毒,常与公英、野菊花之类药物配伍,莶草的苦燥之性可利湿退黄,用治湿热黄疸,常与茵陈、虎杖等药同用。莶草用酒蒸制后,使苦寒之性转为甘温,与祛风湿药同用有补益肝肾强筋骨之效,可用于肝肾不足受风湿之邪所致的四肢麻木、筋骨疼痛、腰膝酸软、半身不遂、头晕、耳鸣、失眠、心烦等症,常与桑寄生、川断、当归或与白芍、熟地、石决明、枸杞子等配伍。

……
——《临床用药问答》
书名:《临床用药问答》
栏目:临床用药问答
作者:姚大力
参编:门增轩,王亚平,王兴业,王春红,王建民
页码:837-838
版本:1
出版时间:2000-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