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髓术在1862年初开始施行,其后干髓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原理是使用牙髓失活剂将牙髓失活后,去除牙冠部分的牙髓,将干髓剂放置于牙髓断面上,使根部牙髓呈无菌状态并保持于根管中,以起到消炎、镇痛和保存患牙的目的。干髓术后的理想结果是在根尖孔沉积牙骨质,最终封闭根尖孔。由于干髓剂的远期效果不肯定,美国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就淘汰了干髓术,相继的还有欧洲一些国家和亚洲的日本。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干髓剂中的甲醛具有半抗原性,对人体可引起过敏反应以及其远期疗效差等原因,目前国内也基本淘汰干髓术的使用。且干髓剂不宜放置过久,最好现用现配。常用干髓剂的主药是多聚甲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