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第四节 肌松药作用的逆转

由于肌松药在体内分布和消除使血浆中药物浓度不断降低,导致神经肌肉接头处的肌松药不断进入血液循环而浓度逐步降低,使得乙酰胆碱浓度渐渐占优势,肌松药作用开始自然消退。当乙酰胆碱结合的受体超过一定阈值( 25% ~ 30%受体数) ,神经肌肉兴奋传递即可恢复正常。抗胆碱酯酶药不仅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的烟碱样胆碱受体,同样可以作用于M胆碱受体,致唾液分泌增多,肠蠕动增加以及心率减慢发生心动过缓。抗胆碱酯酶药逆转非去极化肌松药的效果与拮抗药的用量、给拮抗药时肌松药作用强度及其自然恢复是否开始等因素有关。

……
——《简明药理学》
书名:《简明药理学》
栏目:简明药理学 > 第四篇 麻醉药及肌松药 > 第二十一章 肌松药
作者:戴体俊 徐礼鲜 黄宇光
参编:
页码:277-281
版本:1
出版时间:2014-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