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第四节 丙烯胺类抗真菌药物

为丙烯胺类抗皮肤真菌药物。本类药物中首先应用于临床的是萘替芬(Naftifine),仅供局部外用,口服无效。对各种浅部真菌如毛癣菌属、小孢子癣菌属、表皮癣菌属均有明确的抗菌活性,体外抗皮肤真菌活性比酮康唑高20~30倍,比伊曲康唑高10倍。特比萘芬口服吸收良好而迅速,本品亲脂性强,表观分布容积巨大,进入血液循环后,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并很快弥散和聚集于皮肤、指(趾)甲和毛发等处,缓慢释放和排除。不良反应发生率低(5%~10%)且轻微,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其次可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皮疹,较少发生肝功损害,但严重肝肾功能减退者宜减量。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释义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教材》
书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释义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教材》
栏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释义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教材 > 第二篇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业知识 > 第七章 抗真菌药物
作者:肖永红 徐英春
参编:李兰娟,钟南山,焦雅辉,张淑芳,王羽
页码:214-215
版本:1
出版时间:2012-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