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第二节 分  类

抑郁障碍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精神药理学多围绕中枢神经系统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功能作为干预靶点,现有的抗抑郁药均通过不同途径来提高神经元突触间隙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根据作用机制,可以将抗抑郁药物分为以下几类。主要通过增加突触前5 - HT的再摄取,增加囊泡中5 - HT的贮存,且改变其活性,使突触间隙5 - HT浓度减少,而对5 - HT的合成及突触前膜的释放无影响,是作用机制不同于现有各种抗抑郁药的非典型药物,具有较好的抗抑郁作用,能改善伴发的焦虑症状,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目前国内自主研发的舒肝解郁胶囊已经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治疗抑郁障碍的适应证,其主要成分为贯叶金丝桃和刺五加两味药。

……
——《精神障碍药物治疗指导》
书名:《精神障碍药物治疗指导》
栏目:精神障碍药物治疗指导 > 上篇 常用精神药物 > 第三章 抗抑郁药
作者:江开达
参编:司天梅,刘登堂,王 艳,王传跃,王怀海
页码:74-76
版本:1
出版时间:2016-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