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意识、情绪、自主神经功能等受大脑皮层、边缘系统、下丘脑、脑干等部位的调节,当这种调节紊乱时,则出现精神失常。相应的治疗药物分别称之为抗精神病药(精神安定药,强安定药)、抗抑郁药(情绪振奋药)、抗躁狂药(情绪稳定药)、抗焦虑药(精神镇静药)。其中,抗精神病药的作用机制主要是对中脑边缘额叶系统内的突触后多巴胺D2受体的阻断。然而,临床实践表明,精神病的发生及其治疗机制尚有待进一步探讨。抗精神病药按化学结构分为:吩噻嗪类(氯丙嗪、奋乃静等)、硫杂蒽类、丁酰苯类(如氟哌啶醇)、苯酰胺类(如舒必利、泰必利)、苯二氮类(。本节只介绍一些儿童常用的抗精神失常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