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改良药物主要为双膦酸盐和地诺单抗,作用机制如图14-3所示。另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骨转移确诊时即接受唑来膦酸治疗的患者发生骨折( SREs严重临床表现)的风险远远小于延迟治疗的患者,且治疗时间越长,骨折风险越低[ 34 ] 。唑来膦酸的抗肿瘤作用:临床前证据部分支持双膦酸盐的抗肿瘤活性,主要是它的抗肿瘤血管作用: Santini [ 47 ]报道单剂量唑来膦酸或帕米膦酸能明显降低骨转移患者血清VEGF的水平,另一个研究也证实一周1mg唑来膦酸, 7天后血清VEGF水平明显下降( P = 0.038 ) 。亚组分析进一步发现,地诺单抗在SCLC治疗中与唑来膦酸疗效相当,而在NCSLC治疗中,仅鳞癌患者的疗效优于唑来膦酸[ 5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