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自然发生的前提是有月经周期,除人以外只有灵长类有周期性的月经,如恒河猴、南美猕猴、狒狒等。其中狒狒自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约25%,是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好的模型,但灵长类动物成本较高,较少用于药效和药理学研究。常用动物为雌性大鼠、小鼠和兔。此方法形成的异位内膜与移植法建立的异位内膜在外观和病理组织学特征上类似,异位内膜上皮层、间质层略薄,腺体略少,手术3~6周内异位内膜生长稳定,虽有萎缩趋势但并不显著,因此6周内以该模型研究内异症药物都是有效的。间质细胞通常可传4~6代,而上皮细胞通常可传3~4代以后生长趋于缓慢、老化并失去原有的细胞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