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第七节 镇痛药物作用部位分析

通过上述方法确定一个药物有镇痛作用(研制新药要求用两种以上方法证明)之后,接下来的工作是分析药物镇痛作用部位。药物镇痛作用部位可分为末梢(外周)与中枢两部分,中枢部位又包括脊髓和脊髓上部分(高位中枢)。了解药物作用部位不仅可为分析药物作用机制提供初步线索,还可为临床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如吗啡硬膜外给药产生脊髓镇痛)提供理论根据。作用部位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主要是:①微量给药,在直接给药部位达有效浓度,而经血流稀释分布至其他部位时则浓度太低而无效。造成对称肢体痛阈差别,根据差别与部位的关系分析药物的作用部位。术后甩尾痛反应阈值明显缩短,但术后3~4天内可恢复至正常水平。

……
——《药理实验方法学》
书名:《药理实验方法学》
栏目:药理实验方法学 > 第七篇 神经系统药物的药理实验方法 > 第二十章 抗炎、解热镇痛药物的实验方法
作者:魏伟 吴希美 李元建
参编:王广基,吴希美,吴春福,张永祥,李元建
页码:780-782
版本:4
出版时间:2010-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