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已知双嘧达莫、硝基硫代肌苷、地西泮等可抑制心肌对腺苷的摄取,增加细胞间液中腺苷的浓度,可增强与延长腺苷的作用。儿茶酚胺可对抗腺苷对心脏的作用,甲基黄嘌呤类咖啡因可抑制磷酸二酯酶,减慢c AMP水解速度,减少腺苷产生,氨茶碱可抑制磷酸二酯酶,抑制神经末梢对儿茶酚胺的释放,但对心脏的电生理效应,主要是阻滞腺苷受体。腺苷及ATP有明显致心律失常作用,应用腺苷后可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但一般持续短暂,无严重后果。另有报道腺苷及ATP可引发房颤,多数情况下房颤能自行终止,没有严重后果,但房颤导致较短不应期的显性房室旁路时,可出现1 ∶ 1经旁路下传,使心室率很快,常需紧急电复律处理,否则引起严重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