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第二节 免疫性肝损伤模型

肝细胞膜特异性脂蛋白(LSP)是一组大分子脂蛋白的肝细胞膜抗原,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若出现抗LSP持续阳性,提示病情向慢性化发展。LSP是器官特异而非种属特异的肝细胞成分,其LSP‐1与兔肝细胞有交叉抗原性,故用兔LSP反复免疫小鼠,可以引起机体产生高滴度的抗LSP抗体。如同时辅以人乙型肝炎疫苗等刺激,可诱发小鼠自身免疫性肝炎。预先给小鼠注射卡介苗(BCG)可使多核中性粒细胞或巨噬细胞聚集于肝,继后再用低剂量大肠杆菌脂多糖(LPS)攻击注射,可激发这些细胞释放对肝细胞有毒性作用的可溶性因子,造成免疫性肝损伤。多数小鼠对Con A敏感而发生自身免疫性肝炎,但免疫缺陷小鼠和无胸腺裸鼠对Con A不敏感。

……
——《药理实验方法学》
书名:《药理实验方法学》
栏目:药理实验方法学 > 第十篇 消化系统药物的药理实验方法 > 第四十章 抗肝炎与防治肝纤维化药物的理实验方法
作者:魏伟 吴希美 李元建
参编:王广基,吴希美,吴春福,张永祥,李元建
页码:1130-1132
版本:4
出版时间:2010-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