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讨脑缺血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有重大医学价值和社会意义。近年研究发现,在脑缺血病变过程及预后中,除缺氧和能量代谢衰竭外,许多因素发挥重要作用,如离子平衡紊乱、自由基损伤、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炎性损伤及凋亡等。因此,在治疗上,应尽可能恢复血流灌注、减少氧耗、降低能量代谢,维持离子平衡和减轻损伤机制等。针对白细胞聚集和粘附,抑制粘附分子的表达,直接阻断粘附分子的作用成为脑缺血治疗的一种新的手段。藻蓝蛋白(C‐phycocyanin)清除自由基,抑制COX‐2活性,降低TNF‐α的生成,具有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