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抗精神病药在减少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同时,伴有运动系统功能障碍的不良反应,使人们一度认为二者存在本质的内在联系,运动系统的不良反应无法避免,直到1958年氯氮平(clozapine)的发现才彻底改变了这一观点。由于此类药物在治疗剂量时较少产生或不产生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对阴性症状和认知症状也有较好的疗效,作用机制与传统的典型抗精神病药明显不同,因此相对于典型抗精神病药将此类药物定义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表20‐3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剂量范围和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