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病因学]一、遗 传 学

家系研究、双生子和寄养子的研究支持遗传因素是ADHD的重要发病因素,平均遗传度约为76%。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研究的深入和实验技术的发展,遗传在ADH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ADHD发病有关的多巴胺系统的遗传基因有多巴胺转运体基因(DAT1或SLC6A3)、多巴胺D 4受体基因(DRD4)、多巴胺D 5受体基因(DRD5)等,同时这些基因之间尚存在相互作用。在飞速发展的基因检测技术的支持下,对ADHD的全基因组扫描及候选基因后续机制的研究,有望获得重要发现。

……
——《精神药理学》
书名:《精神药理学》
栏目:精神药理学 > 第二篇 精神障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 第九章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及孤独症的神经生物学 > 第一节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神经生物学
作者:江开达
参编:黄继忠,方贻儒,李晓白,王刚,王飚
页码:320-322
版本:2
出版时间:2011-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