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二、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

对β-内酰胺抗生素产生的获得性耐药有几种不同的机制,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是最常见的一种机制,其他还有青霉素结合蛋白(PBP)的改变、革兰阴性杆菌外膜蛋白结构的改变、细菌外排系统阻止药物到达靶部位从而产生的耐药。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这两种细菌对多数β-内酰胺类天然耐药,它们有6种PBP,其中PBP1和PBP3与耐药性密切相关,对多数β-内酰胺类亲和力下降,对β-内酰胺类耐药的屎肠球还可产生大量低亲和力的PBP5和PBP6,粪肠球菌产生过量的PBP3。细菌的外排系统将抗菌药物泵出菌体所引起的耐药是非特异性的。因此,这种主动外排的耐药机制引起的耐药性具有多重耐药特点。

……
——《临床微生物学》
书名:《临床微生物学》
栏目:临床微生物学 > 第一篇 临床微生物学概论 > 第十章 微生物耐药 > 第一节 细菌耐药机制
作者:贾战生 陈智
参编:尹文,陈琳,马越云,王晶,王新
页码:237-240
版本:1
出版时间:2010-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