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病理学]第一节 脑缺血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及分子靶点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转换器,合成高能物质ATP,保证脑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目前认为,线粒体是缺血性损害的亚细胞靶点。对脑能量代谢的影响: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ATP产生减少,进而可致脑缺血后组织乳酸中毒,酸中毒又可抑制脑线粒体的呼吸功能,形成恶性循环。细胞内Ca2+超载:细胞ATP缺乏,使细胞内Na +、Ca2 +增加,K +降低,特别是高Ca2 +环境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详见后)。另一方面线粒体诱导神经元坏死:脑缺血后,产生过量的自由基,MPTP的不可逆过度开放致使线粒体跨膜电位消失,氧化磷酸化脱偶联,破坏电子传递,使ATP的生成受到抑制,导致神经元坏死。

……
——《多靶点药物研究及应用》
书名:《多靶点药物研究及应用》
栏目:多靶点药物研究及应用 > 第四篇 多靶点药物的作用与临床应用 > 第二十五章 抗脑缺血和脑血管疾病的多靶点药物
作者:李学军
参编:尤启冬,张永祥,杨世杰,尤启冬,申竹芳
页码:326-327
版本:1
出版时间:2011-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