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五、房颤的多通道发生机制

心房纤维性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心房肌内的电冲动持续、紊乱地折返引起的一种心律失常。在年轻患者中,心房颤动最常见的原因是特发性的或是风湿性二尖瓣病。在老年患者中,高血压性心脏病和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是主要原因。AF发生包括电重构和结构重构,电重构的机制是很复杂的,有多种离子通道参与。INa的下降导致传导速度减慢,进而缩短折返波长,增加折返性房性心律失常的易患性。由于迷走神经末梢在心房中离散性分布,IK(ACh)的激活程度在空间上亦非均一,从而造成各部分电活动不一致,ERP离散度增加,易形成折返,诱发AF,可见迷走神经在AF电重构中发挥重要作用。

……
——《多靶点药物研究及应用》
书名:《多靶点药物研究及应用》
栏目:多靶点药物研究及应用 > 第四篇 多靶点药物的作用与临床应用 > 第二十六章 抗心律失常的多靶点药物 > 第一节 心律失常的多通道发生机制
作者:李学军
参编:尤启冬,张永祥,杨世杰,尤启冬,申竹芳
页码:354
版本:1
出版时间:2011-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