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速览]第6节 后发性白内障

后发性白内障是指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或外伤性白内障部分皮质吸收后所形成的晶状体后囊膜混浊。成年人的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为30%~50%,而儿童期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几乎达到100%。随着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日益开展,后发性白内障已成为影响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的重要因素。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机体损伤的修复反应,是术后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形成Elschnig珍珠样小体和囊膜出现厚薄不均的机化组织引起的。在激光切开后发性白内障后,应注意积极进行抗炎治疗和防止眼内压升高,其用药如下:1 ﹒复方地塞米松滴眼液,每日4次,每次1~2滴,共3~7天。

……
——《眼科药物治疗学》
书名:《眼科药物治疗学》
栏目:眼科药物治疗学 > 第3篇 眼科疾病药物治疗学 > 第7章 晶状体病
作者:唐仕波 唐细兰
参编:刘杏,梁丹,朱晓波,王延东,丁小燕
页码:478-480
版本:1
出版时间:2010-04-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