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Isaacs和Lindenmann从病毒感染细胞培养中分离到一种生物学活性物质,这种因子可干扰其他病毒的复制,因而命名为干扰素。根据IFN产生的来源,由病毒感染白细胞产生的IFN称为白细胞干扰素,即IFN‐α。而由抗原或丝裂原刺激PBMC产生的干扰素,称为免疫干扰素,即IFN‐γ。由IFN诱导的PKR成为抑制细胞增殖机制之一,2‐5A合成酶/RnaseL系统也与IFN抗细胞增殖和抑制肿瘤活性有关,在增殖停滞的细胞内这两种酶水平通常较高。近年来发现有5%左右的病例,使用IFN后可产生抗IFN抗体,其原因不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