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二)社会行为模型

配对孤养大鼠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下,相互间表现出渴望接触的动机。70年代末,File和Hyde根据大鼠的这种行为特点,用新异环境和强光条件作为致焦虑刺激建立了大鼠群居相互接触焦虑模型。配对孤养大鼠彼此渴望接触,但同时又对陌生环境强光刺激产生恐惧,因而形成矛盾冲突状态,表现为大鼠在正常的群居相互接触行为(如嗅、咬、追、理毛等)受到抑制,抗焦虑药可以对抗这种抑制作用。实验方法:实验用雄性大鼠,220~260g,孤养5~7天,按体重相近原则两两配对分组,配对大鼠体重相差一般不超过15g。尽管群居接触实验有许多优点,但是由于使用配对动物,任何一个动物的行为都严格依赖于其配对同伴的行为,因此难以检测单个动物在行为上的差异。

……
——《药理实验方法学》
书名:《药理实验方法学》
栏目:药理实验方法学 > 第七篇 神经系统药物的药理实验方法 > 第十九章 行为药理实验方法 > 第四节 抗焦虑药动物行为评价模型 > 一、非条件反射焦虑模型
作者:魏伟 吴希美 李元建
参编:王广基,吴希美,吴春福,张永祥,李元建
页码:656-657
版本:4
出版时间:2010-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